技术恒的主义者的有创呐喊新才唯出路乐观类永是人
Marc Andreessen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作为a16z的联合创始人,他最近在官网上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 一篇近万字的《技术乐观主义者宣言》。说实话,这种不遮不掩的技术乐观主义在当下这个充斥着各种末日论调的年代,反倒显得格外清新。
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非常明确:人类要实现持续发展,只有三个引擎 - 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利用和技术进步。但仔细想想,前两者都有限度,只有技术才是那个没有天花板的增长源泉。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科幻小说,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如今不少已成为现实。技术的力量,确实超乎我们想象。
被妖魔化的技术进步
当今社会有种奇怪的现象:人们一边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一边又对新技术充满恐惧。我们被各种末日预言轰炸 - 技术会抢走工作、加剧不平等、破坏环境...这种对技术的集体焦虑,简直就像现代版的"普罗米修斯神话"。但仔细想想,这些恐惧有多少是真的?又有多少是被夸大的?
我常跟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我们的祖先也这么畏首畏尾,现在可能还在山洞里躲野兽呢。事实上,每一次重大技术突破都带来了新的机遇。工业革命时期,农民担心机器会夺走他们的生计,结果呢?反而创造了更多前所未有的工作岗位。
技术的魔法公式
技术进步的魔力在于它能实现"事半功倍"。经济学家管这个叫"生产率增长" - 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这种增长模式才是真正可持续的。想想看,一百年前一个普通工人的生活水平,和现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福利。
最妙的是,技术创造的价值大部分都流向了社会。数据显示,技术创新者通常只能获得其所创造价值的2%左右,剩下的98%都变成了社会财富。这就像是一个隐形的慈善机制,只不过比传统慈善高效得多。
市场的魔力
技术要发挥最大效用,需要合适的土壤 - 那就是自由市场。市场就像一台精密的发现机器,能够有效地将资源分配到最有价值的地方。我见过太多政府主导的创新项目最后变成"面子工程",而市场驱动的创新往往更接地气。
记得有一次参观硅谷的创业公司,创始人告诉我:"我们不是在和竞争对手抢蛋糕,而是在努力把蛋糕做得更大。"这句话完美诠释了市场的核心逻辑 - 正和博弈而非零和博弈。
AI时代的机遇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AI,有人说它会夺走人类的工作。但我更愿意把AI看作一个超级助手。就像当年计算器没有取代数学家,反而让数学家能做更复杂的工作一样,AI将解放人类的创造力。
医疗领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目前AI已经开始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未来还可能加速新药研发。想象一下,如果能将癌症死亡率降低10%,这意味着每年可以挽救数十万条生命。这种可能性难道不值得我们拥抱AI吗?
能源的未来
说到技术突破,能源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现在很多人对核能避之不及,却忽视了它可能是解决气候危机的关键。1973年尼克松曾计划到2000年建造1000座核电站,这个计划如果实现,现在的能源格局会完全不同。
我参观过一个核电站,那里的工程师告诉我:"人们害怕核能,就像中世纪的人害怕闪电一样。"这话让我深思。技术恐惧往往源于无知,而解决之道不是逃避,而是更好的科普和更安全的工程设计。
物质丰富的未来
技术进步最终会带来什么?我认为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想想看,100年前普通人很难拥有收音机,现在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当技术将生产成本降到足够低,很多商品会变得像铅笔一样便宜 - 借了不还都没人在意。
这种丰富性会带来更深层的改变。当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人们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向往的社会吗?
结语:选择乐观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选择乐观需要勇气。但我相信,正如宣言所说,我们有责任保持乐观。因为未来不是注定的,而是由我们今天的选择塑造的。
技术乐观主义不是盲目自信,而是基于历史经验的理性判断。每次人类面临重大挑战,都是技术帮我们打开新局面。这次也不会例外。所以,与其恐惧未来,不如拿起工具,参与到建设未来的伟大事业中。
毕竟,就像Marc Andreessen说的那样:It's time to build。
(责任编辑:拓展)
-
朋友们,我是老李,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今天想和大家聊聊CVP这个最近颇受关注的治理代币,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一买就跌,一卖就涨?手里的币总是不涨,看着别人赚钱干着急?别急,看完这篇深度分析,你可能会找到答案。PowerPool:治理代币的"集大成者"PowerPool这个项目有点意思,它就像是DeFi世界的"联合国",专门解决治理代币分散的问题。想象一下,你手里握着七八个不同项目... ...[详细]
-
相信很多人都幻想过一场浪漫的网络邂逅,但今天我想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事实: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有些"缘分"比烂桃花还要可怕百倍。缘起:微信里的"完美男友"2023年2月的一个普通下午,李女士(化名)的微信突然弹出一条好友申请。说实话,要是在三年前,我肯定会劝她立即拒绝。但在这个人人都习惯社交软件交友的时代,谁会想到一张儒雅的男士头像背后,会藏着如此精心的骗局?这位自称王先生(化名)的"成功人士"确实... ...[详细]
-
最近Arbitrum社区的一场投票在加密圈掀起不小波澜。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时我正在喝早晨的第二杯咖啡,手一抖差点把咖啡洒在键盘上。社区投票透露的信号:既要激励又要稳健这场关于"Arbitrum短期激励计划"的投票结果挺有意思。65.7%的人选择了"5000万ARB"这个中间值,完全没人支持7500万的上限选项。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一个区块链线下活动,当时大家讨论代币激励时也都是这副"既想吃肉又想... ...[详细]
-
从1个ETH到90个ETH:揭秘FriendTech的财富密码
前两天和几个圈内老友喝酒,听他们聊起在FriendTech上赚得盆满钵满的经历,我差点把嘴里的啤酒喷出来。有个朋友只玩了一周就赚了1000多刀,更夸张的是他认识的一个早期玩家,用1个ETH的本金硬是滚到了90多个ETH。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社交金融项目,想弄明白其中的门道。社交圈=财富圈?FriendTech的另类玩法FriendTech这个项目挺有意思,他们把社交影响力直接变现玩到了极致。简... ...[详细]
-
太让人兴奋了!最近数字货币市场终于迎来了一波像样的行情。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这次总算没看走眼,BTC和ETH双双大涨,我布局的比特币多单完美实现了350个点的收益,换算下来盈利超过3000美金。说实话,这样的行情在熊市里真的太难得了!行情分析:市场终于回暖记得上周我就发现盘面出现了明显的底部信号,K线形态显示市场情绪开始回暖。看着那些还在观望的散户,我果断选择了进场。果然,这几天市... ...[详细]
-
MetaMask Snap为何成为加密货币世界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资深从业者视角
最近在Permissionless II大会上,MetaMask发布的Snap功能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说这可能预示着加密货币钱包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Snap究竟如何运作?MetaMask联合创始人Dan Finlay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Snap就像是给钱包装上了"变形金刚"的能力。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交易安全功能。想象一下,当你准备进行一笔交易... ...[详细]
-
上周的新加坡Token2049大会现场,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群痴迷MIMIC黑猫的发烧友们自发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黑猫夜话"。我也有幸参与其中,现场那种热烈的氛围让我至今难忘——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字游民们挤满了整个沙龙空间,有人甚至从欧洲专程飞来,就为了和其他"猫奴"们面对面交流。一个NFT头像背后的传奇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位OG(元老级)藏家分享的故事。"你们知道吗?最初的黑猫设计灵感其实来... ...[详细]
-
Filecoin存储与计算双轮驱动:FVM落地半年的真实成绩单
要说Web3存储领域的"老江湖",Filecoin绝对排得上号。2014年就开始酝酿的这个项目,如今已经成长为分布式存储赛道的标杆。今年3月,Filecoin迎来了重大升级——FVM虚拟机正式上线,为这个存储网络注入了智能合约的可编程能力。FVM半年考:8000万TVL背后的生态繁荣作为项目方代表,Molly Mackinlay谈起FVM的发展时难掩兴奋:"短短6个月时间,我们已经跻身DeFiLl... ...[详细]
-
今天刷推时看到一个特别扎眼的标题:"22岁如何靠加密货币赚到1000万?"点进去一看,作者给出的"秘诀"竟然是:"关键就在于第一时间获取内幕消息,然后卖给那些'不聪明'的人。"说实话,这种论调让我感到特别不舒服。在投资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自以为聪明的人栽跟头。记得2017年那会儿,就有个"聪明绝顶"的朋友天天炫耀自己掌握了内幕消息,结果最后不仅赔光了本金,还欠了一屁股债。说真的,投资这件... ...[详细]
-
这几天比特币的表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多头硬是把价格推上了26,000美元的关键点位。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我得说这种行情确实值得玩味。不过,咱们都知道比特币现在跟传统金融市场的联动性越来越强了,这周美联储的几个重磅消息绝对会左右市场走势。关键经济事件倒计时周三(9月20日)绝对是本周最刺激的一天。美联储要公布利率决议,现在5.5%的水平已经维持了一段时间。更让人期待的是18:30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