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的中规与国W在合之间区块前行创新踌躇链周录上海
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上周的上海区块链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参加完新加坡Token2049时,我还抱怨现场气氛不够热烈,谁知上海的会场更是冷清得让人发慌。说实话,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下,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不易了。
谨慎前行:中国特色的Web3发展之路
对比国外那种鱼龙混杂、五花八门的展会,上海的区块链周显得格外"规矩"。每个展位都像被尺子量过一样整齐划一,发言嘉宾的措辞也是字斟句酌。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连展板上的文案都要经过三层审核,生怕出现一个敏感词。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合规意识,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练字时老师强调的"横平竖直"。
社区的力量:熊市中的温暖篝火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DAO组织者和社区运营者。在寒冬般的市场环境下,他们就像一群不知疲倦的蚂蚁,四处奔走串联资源。记得有个90后小姑娘,一个人运营着三个社群,每天凌晨还在群里发行业资讯。她说:"总要有人坚持做这些事,行业才能活下去。"这份执着,让我看到了行业复苏的希望。玄学奇遇:当程序员遇上算命先生这次行程最魔幻的体验,莫过于被一个写智能合约的程序员拉去算命了。这位平时满嘴哈希算法的技术宅,居然对易经八卦如数家珍。他神秘兮兮地跟我说:"在Web3这个财富大转盘里,代码只是表象,运势才是底层逻辑。"看着他认真研究命盘的样子,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科学的尽头是玄学"。
行业观察:不变的商业本质
转了一圈下来,最大的感悟就是:太阳底下真的没有新鲜事。那些号称颠覆性的项目,仔细一看都是在重复前人的商业模式。投资人现在都学精明了,再漂亮的白皮书也抵不过一个靠谱的团队。有位VC朋友说得很实在:"现在投项目就像相亲,先看人品,再看家底。"
本土化困局:墙内开花墙外香
最令人唏嘘的是,这次展会几乎看不到外国项目的身影。连那些华人团队都在想方设法往海外跑,展会上清一色的"国产"项目让人五味杂陈。更搞笑的是,有些传统企业明明在做Web3,却非要打着"元宇宙"的旗号,这种欲盖弥彰的操作,活脱脱就是行业版的"皇帝的新衣"。
带着这些观察和思考,我踏上了前往香港的飞机。或许下一站,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吧。
(责任编辑:探索)
-
市场又一次给了我们惊心动魄的表演。昨天比特币和以太坊双双上演"深V"戏码,价格像坐过山车一样先猛跌后反弹。说实话,这种行情最让人又爱又恨——既害怕错过抄底良机,又担心接飞刀。我昨天在以太坊4100美元附近果断出手,结果直接收获5倍收益,这种快感简直比中彩票还刺激!不过作为一个老韭菜,我深知市场从来不会让人舒舒服服赚钱,所以已经选择落袋为安。比特币关键点位分析比特币这波下探到11.2万美元后开始挣扎... ...[详细]
-
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风向标,比特币这12年来真是演绎了一部跌宕起伏的"王者归来"大戏。还记得2013年我刚接触比特币时,它几乎就是加密货币的代名词,市场份额一度高达99%,那叫一个风光无限。比特币的黄金时代2013-2016年可以说是比特币的黄金时代。那时候我在交易所工作,每天看到的交易量基本都是比特币唱主角。记得2013年5月29日那天,比特币市场份额竟然飙到了99.1%,简直不可思议!不过好景不... ...[详细]
-
说实话,搞稳定币这事挺有意思的。很多人以为发行个稳定币就完事了,但实际上真正的挑战是怎么让大伙儿都用起来。就拿行业老大USDT来说,这些年可没少被质疑,最惨的时候汇率从7块直接跌到5块多,那场面想想都刺激。稳定币玩家的生存现状现在的市场格局特有意思。Tether靠着USDT一年能赚140亿美金,而Circle的USDC才赚1.4亿,差了整整两个数量级。为啥?这里面的门道可就深了。Tether完全吃... ...[详细]
-
今天凌晨到早间的区块链市场可谓暗流涌动,几个关键事件正在悄然改变着行业格局。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者,我不禁感叹这个市场的快速变化总是让人应接不暇。监管风向转变:美联储松绑加密货币美联储今早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取消了专门针对银行加密货币业务的"新活动"监管计划。记得2023年这个计划刚出台时,银行业可是如临大敌啊。现在美联储终于承认,经过两年摸索,他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经验来将这些活动纳入常规监管。这让我... ...[详细]
-
在香港湾仔繁华的告士大道38号,有一支特别的投资团队——共创团队。自从2018年成立以来,这支汇聚了全球精英的队伍一直在默默改变着互联网投资的游戏规则。记得我第一次走进他们办公室时,就被那种专业又不失活力的氛围所打动。墙上挂着团队成员在世界各地考察项目的照片,会议室里不时传来热烈的讨论声。这支由资深投资人、管理顾问和互联网高管组成的"梦幻团队",每个人都带着独特的行业故事来到这里。不只是投资,更是... ...[详细]
-
说真的,昨晚打开行情软件的那一刻,我差点把咖啡洒在键盘上。比特币和以太坊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往下坠,5%的跌幅在杠杆玩家眼里简直就是噩梦。更别提那些二三线山寨币了,有的直接腰斩,把过去几个月的涨幅一口气吐了出来。朋友圈里哀鸿遍野,不少人嚷嚷着"牛市结束了"。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几次牛熊的老韭菜,我要说:这才是机会开始的时候。市场的残酷心理学我特别喜欢观察每次大跌时的市场情绪。就像现在,恐慌情绪像瘟疫一样... ...[详细]
-
说实话,谁也没想到稳定币会火成这样。记得三年前我第一次接触USDC时,身边做外贸的朋友还在嘲笑这是"虚拟玩具"。如今再看,这些"玩具"正在重塑全球商业的支付格局。监管风暴来袭:货币主权争夺战白热化最近参加了几场央行闭门会,气氛相当微妙。国际清算银行的老学究们急得直跳脚,连发报告警告稳定币可能"蛀空"国家货币主权。欧洲央行更是不留情面,直接放话说要加速推进数字欧元,摆明了要和私人稳定币抢地盘。最让我... ...[详细]
-
说实话,在币圈混了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活下去才是硬道理。见过太多人把"暴富"挂在嘴边,结果连三个月都撑不下去就黯然离场。记住,投资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8月9日这个关键节点,比特币和以太坊究竟会怎么走。凌晨1点的行情总是特别有意思,因为这个时候往往藏着主力资金的真实意图。比特币:站在11.6万的关键分水岭眼下比特币在11.6万附近来回拉锯,这个位置特别微妙。从盘面看... ...[详细]
-
段永平在《投资问答录》里那句"能从他人经历中学习的人都是人才",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说实话,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算不上什么投资天才,但至少可以当个好学生——把历史这本活教材读透。以前我总爱跟朋友们推荐《大空头》这部电影,它把2008年金融危机拍得入木三分。不过说实话,对很多年轻投资者来说,那场危机就像教科书里的案例,总觉得隔着一层纱。但眼下正在发生的中国房地产危机就完全不同了,这可是我们每个人都身处... ...[详细]
-
最近加密圈热闹非凡,美国SEC终于给流动性质押开了绿灯,这让我想起了当年DeFi刚兴起时的监管乱局。SEC这次表态说流动性质押不算证券,多少有点出人意料。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他们还在对各类DeFi项目穷追猛打,现在反倒松口了。这种转变让我不禁猜测:是不是机构投资者的入场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监管框架?Galaxy的野心与市场震荡说到机构,Galaxy Digital的动作是真不小。他们不仅要发代币化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