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柬虹膜黑市埔寨供应字身全球涌动暗流村民成为数商份

柬虹膜黑市埔寨供应字身全球涌动暗流村民成为数商份

2025-09-19 06:58:09 [社区] 来源:链财世界

最近在加密圈闹得沸沸扬扬的Worldcoin项目,竟然催生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黑色产业链。想象一下,在柬埔寨某个偏远乡村,当地居民排着队用眼睛"换钱"的场景——这可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正在真实上演的商业闹剧。

"眼睛也能卖钱"的魔幻现实

作为亲历过多次加密热潮的观察者,我得说这次Worldcoin的虹膜验证机制确实玩出了新花样。由于中国境内没有官方认证的Orb虹膜扫描设备,一些"聪明"的中国用户开始把主意打到了海外。他们通过中间商以30美元左右的价钱,从柬埔寨、肯亚等地的村民那里"购买"虹膜验证资格。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比特币矿场在偏远地区建厂的景象,只不过现在连人体器官都成了"挖矿工具"。更讽刺的是,Worldcoin给验证用户的奖励才20美元,中间商一转手还能赚10美元差价,这买卖简直比贩毒还划算。

官方回应: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Worldcoin团队现在终于坐不住了,承认已经发现数百起类似案例。他们的解决方案看起来挺技术流:改成动态二维码、允许重新扫描取回账号。但说实话,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做法在区块链行业太常见了——总是先制造问题,再想办法解决。

更让人担忧的是,除了真实的虹膜交易,网上还出现了大量虚假广告。有人把Worldcoin官方宣传照说成是"柬埔寨实地采集现场",这骗术也太不走心了吧?但偏偏就有人上当,可见这个市场已经疯狂到什么程度。

加密世界的"殖民主义"困境

记得前以太坊核心成员Hudson Jameson就警告过Worldcoin可能带来的地域不平等问题。现在看来,这个预言正在应验。对于柬埔寨村民来说,与其等待虚无缥缈的代币升值,不如直接拿30美元现金来得实在——这就像当年欧洲人用玻璃珠换印第安人土地的历史重演。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经济的老兵,我不得不说这种"数字殖民"现象令人忧心。技术创新本应造福全人类,但现在看来,某些加密项目正在加剧全球不平等。Worldcoin团队如果再不认真解决这些问题,恐怕就要重蹈Libra的覆辙了。

(责任编辑:布局)

推荐文章
  • 币安实验室投资版图:这些低调项目可能蕴藏下一个十倍币机会

    币安实验室投资版图:这些低调项目可能蕴藏下一个十倍币机会 作为加密世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币安实验室的投资动向一直被业内人士视为行业风向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被币安相中但尚未发币的"潜力股",或许下一个牛市奇迹就藏在这里。币安的投资哲学:基础设施为王说实话,看过币安的投资组合后,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战略眼光。他们把近40%的资金都砸在了基础设施上,这就像是在建设高速公路——路修好了,车自然就来了。记得去年和一位做风投的朋友聊天,他说:"现在投区块链就像9... ...[详细]
  • 加密市场进化论:2025年为何迎来历史性转折?

    加密市场进化论:2025年为何迎来历史性转折? 说实话,看着2025年的加密市场,我这个老韭菜都不禁感叹:这次真的不一样了!160亿美元资金流动、100多宗并购交易,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正在脱胎换骨的行业。就像当年互联网泡沫后留下的亚马逊和谷歌一样,现在的加密市场正在经历着类似的蜕变。看得见的改变:从赌场到基建狂魔还记得2017年那种疯狂的ICO热潮吗?那时随便一个白皮书就能圈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市场让我想起硅谷的一句老话:"先造铁锹的人... ...[详细]
  • 《以太坊》:一部永不落幕的Web3狂欢

    《以太坊》:一部永不落幕的Web3狂欢 说实话,我从业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这么有意思的项目。在这个充斥着投机与暴富传说的加密世界,居然有人愿意用毕生精力去打造一部永远不会完结的古装短剧。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华尔街工作时,那些金融大鳄们整天挂在嘴边的"长期主义",如今竟在一群加密圈"疯子"身上看到了最极致的实践。一场席卷加密圈的全民狂欢8月17日那天,我的加密圈好友们都疯了似地转发同一条推文。点开一看,好家伙,《你敢和我们赌吗》这个标题就足够... ...[详细]
  • 日本金融巨头玩转区块链:邮政银行要给你的存款上链

    日本金融巨头玩转区块链:邮政银行要给你的存款上链 说真的,当我第一次看到日本邮政银行要发行数字货币的消息时,差点惊掉下巴。这家拥有190万亿日元存款的庞然大物,居然要以DCJPY的名义进军数字金融领域?这不就是要把我们口袋里的钱变成区块链上的数字吗?老牌银行的"数字野心"说实话,日本邮政银行这个决定一点也不令人意外。想想看,这家银行有着1.2亿个账户,简直就是一个沉睡的金融巨兽。现在他们终于醒过来了,准备用区块链技术把那些躺在账户里睡大觉的钱都激... ...[详细]
  • 市场迷雾:加密领域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

    市场迷雾:加密领域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 过去一周,加密货币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数字资产市场情绪指数从上周还算乐观的59%暴跌至27.81%,这个数字让人不禁捏把汗。但有意思的是,稳定币市场却上演着一场"冰与火之歌"——USDT持续吸金,而USDC却在疯狂失血。资金流动背后的故事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USDT这五周来的表现简直像个暴发户,每周都保持着10亿美元以上的增长速度。这清楚地告诉我们:以非美国投资者为主的"大玩家"们正在排... ...[详细]
  • 以太坊价值革命:质押、ETF与企业储备的三重奏

    以太坊价值革命:质押、ETF与企业储备的三重奏 作为一名长期追踪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我不得不说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的金融蜕变。当前的市场正在见证一个罕见的现象:质押增长、ETF热潮与企业储备三者相互作用,正在重塑ETH的价值定位。这种转变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我们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以太坊的本质。质押革命:ETH变身"数字国债"记得2023年4月上海升级前,我和圈内朋友就激烈讨论过这次升级的影响。当时很多人担心解锁质押会导致大规模抛售,但现实却恰恰... ...[详细]
  • 当支付巨头开始自建高速公路:加密货币基建竞赛进入2.0时代

    当支付巨头开始自建高速公路:加密货币基建竞赛进入2.0时代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金融科技圈的大佬们都在悄悄干一件大事:自己动手造区块链。这事儿就像当年的电商平台从租用服务器到自建数据中心一样,标志着行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支付巨头的"基建焦虑"说来有趣,Stripe这家公司对加密货币的态度简直像个反复无常的恋人。2014年就热情拥抱比特币,2018年又因为"性格不合"(其实就是网络太慢)选择分手。这让我想起隔壁老王炒股,追涨杀跌总踩不准节奏。不过... ...[详细]
  • 稳定币:数字时代的金融新基建

    稳定币:数字时代的金融新基建 作者: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副总裁 石海龙说实话,看着加密市场这两年的大起大落,我经常在想:区块链世界里真的需要这么剧烈的价格波动吗?直到稳定币的出现,才让我看到了数字金融走向主流的曙光。这种特殊的加密货币,就像给区块链世界装上了"稳定器",通过锚定法币或其他资产,让人们在享受区块链便利的同时,不必忍受价格过山车般的刺激。互联网的进化:稳定币诞生的时代背景记得我刚接触互联网时,还得在网吧排队等着看... ...[详细]
  • 以太坊解质押潮暗藏危机?市场屏息等待鲍威尔年度重磅讲话

    以太坊解质押潮暗藏危机?市场屏息等待鲍威尔年度重磅讲话 加密货币市场这个周末过得可不平静,先是经历了一轮惊心动魄的下跌,然后又勉强爬回到了4.01万亿美元的总市值。那个总是牵动投资者神经的"恐惧贪婪指数",现在也老老实实地待在了57这个中庸的位置上。说实话,这个数字就像是在告诉我们:现在市场既不算太疯狂,也没到恐慌的地步,大家都在观望。Jackson Hole年会:鲍威尔的"期末考试"要来了本周最重要的财经大戏,毫无疑问是8月21-23日在Jackso... ...[详细]
  • Web3简历:让你的数字足迹说话

    Web3简历:让你的数字足迹说话 说实话,现在的Web3招聘市场挺有意思的——新人抱怨入行难,HR却在为找不到合适人选发愁。这种矛盾的背后,其实是一个认知偏差的问题。传统简历那套"清华北大+大厂经历"在Web3圈子里可能还不如你GitHub仓库里几个星标的项目来得有说服力。让HR在30秒内记住你的秘诀我见过太多千篇一律的自我介绍,什么"积极进取""善于沟通"这种空话连篇。在Web3领域,你得学会用代码和项目说话。我建议你这么写: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