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查询 > 变成融创机会当的金新无偿创收损失

变成融创机会当的金新无偿创收损失

2025-09-17 17:24:14 [全览] 来源:链财世界

作为一名在DeFi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见过太多所谓的"创新"项目昙花一现。但当我深入了解Smilee Finance的这套方案时,确实眼前一亮——它居然把流动性提供者最头疼的无偿损失变成了新的收益来源!

理解DeFi中最让人纠结的无偿损失

还记得2020年DeFi Summer那会儿,我第一批冲进Uniswap做LP,结果眼睁睁看着ETH价格暴涨,手里的ETH却越来越少的痛苦经历。这就是典型的无偿损失——当市场价格波动时,LP资产组合自动再平衡导致的损失。

举个现实例子:假设你在ETH 1000美元时往ETH/USDC池子投入1ETH和1000USDC。如果ETH涨到2000美元,按照恒定乘积公式,你的资产会变成约0.7个ETH和1414USDC。虽然账面上总价值增加了,但如果你当初只是持有不参与流动性挖矿,现在应该拥有1ETH和1000USDC,相当于2ETH=4000美元的价值。

Smilee的金融魔术:把负债变成资产

Smilee团队最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们发现无偿损失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波动率风险敞口"。就像在传统金融市场中,这种风险是可以被定价和交易的。他们创造性地设计了两类参与者:

1. 传统的LP变成了"波动率卖家",通过出售自己的无偿损失风险来获取稳定收益2. 新增的"波动率买家",他们支付溢价来获得这种波动率风险敞口

这就好比给LP们买了一份保险,而这份保险的保费来自于那些想要赌市场波动的交易者。我在测试网上尝试后发现,这种设计特别适合像我这样厌恶风险但又想获得稳定收益的保守型投资者。

实战体验:测试网上的惊人表现

最近参与Smilee测试网活动时,我特别关注了ETH/USDC池子的表现。在ETH价格波动10%的情况下,使用Smilee方案的收益比直接在Uniswap v3做LP高出约15-20%。更令人惊喜的是,收益曲线更加平滑,少了那种过山车般的刺激感。

期权买家这边同样精彩。我看到有位交易员通过5倍杠杆做多ETH波动率,在ETH价格上涨23%时获得了540%的惊人收益!当然,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如果市场波动不够大,这些期权买家也会亏损全部溢价。

行业影响:可能改变DeFi的游戏规则

在传统金融领域,期权市场规模与期货市场相当。而在DeFi世界,期权一直是个被忽视的角落。Smilee这种将无偿损失转化为期权产品的思路,可能会为整个DeFi市场带来几个重大改变:

• 吸引更多机构资金进入DeFi领域• 为DEX提供新的收入来源• 让普通投资者也能参与专业级的波动率交易

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玩家,我认为Smilee最聪明的设计在于它不需要自己搭建流动性池,而是可以寄生在任何主流DEX上。这种"轻资产"模式让它具备了快速扩张的潜力。

投资机会与风险提示

虽然Smilee的创意令人兴奋,但作为专业人士,我必须提醒几个潜在风险:

1. 智能合约风险:任何复杂的金融工程都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漏洞2. 流动性风险: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可能出现交易对手方不足的情况3. 监管风险:这种创新产品可能面临合规挑战

不过从目前2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和测试网表现来看,这个项目确实值得持续关注。据内部消息,他们计划在2024年第一季度上线主网,届时可能会有更多惊喜等着我们。

(责任编辑:深度)

推荐文章
  • 通胀警报拉响!美国PPI意外飙升打脸降息预期 加密货币上演深V反转

    通胀警报拉响!美国PPI意外飙升打脸降息预期 加密货币上演深V反转 昨天晚上金融市场又上演了一出好戏。说实话,我盯着屏幕看到美国7月PPI数据的那一刻,手里的咖啡差点洒了——0.9%的环比涨幅直接创下三年新高,这完全打脸了市场此前的乐观预期。记得周二公布的CPI数据还让大家松了口气,不少人已经开始幻想美联储可能在9月大刀阔斧降息50个基点。谁知PPI这个"前哨指标"突然爆雷,就像在说:"各位先别高兴太早!"市场立刻给出了剧烈反应,比特币直接从124500美元摔到1... ...[详细]
  • 重磅!SEC主席松口 FTX有望重获新生?

    重磅!SEC主席松口 FTX有望重获新生? 加密货币市场今天炸开了锅!SEC主席Gary Gensler的一番表态,让沉寂已久的FTX重燃生机。作为亲眼见证这个行业跌宕起伏的老兵,我不得不说这次表态确实释放了重大信号。虽然最终能否重启还是个问号,但FTT价格已经用114%的惊人涨幅给出了市场反应。峰回路转的重启之路记得今年初,FTX新任CEO John Ray刚接手这个烂摊子时,外界普遍认为重启是天方夜谭。天桥资本创始人Scaramucci... ...[详细]
  • FHE-Rollups:开启区块链隐私保护新纪元的技术突破

    FHE-Rollups:开启区块链隐私保护新纪元的技术突破 2023年11月,Fhenix团队发布了一份令人眼前一亮的白皮书,详细阐述了一个革命性的区块链架构——FHE-Rollups。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隐私计算领域的从业者,我不得不说这可能是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区块链技术创新之一。为什么我们需要FHE-Rollups?说到区块链,大家都知道它的透明性是把双刃剑。作为一名经常参与DeFi交易的用户,我深有体会:每笔交易、每个账户余额都暴露在公众视野下,这种体验... ...[详细]
  • Rollup生态中的隐形金矿:谁在瓜分排序器这块蛋糕?

    Rollup生态中的隐形金矿:谁在瓜分排序器这块蛋糕? 最近和几位老友在咖啡馆闲聊Layer2发展时,有个话题特别有意思:Rollup里那个默默无闻的"排序器"角色,现在居然成了各方争夺的肥差。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经济模型的老兵,我觉得是时候给大家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了。Rollup的经济游戏规则记得去年参加以太坊开发者大会时,碰到基金会的研究科学家Barnabé Monnot,他用一个特别生动的比喻解释Rollup的经济模型:就像是一个三层楼的... ...[详细]
  • 市场情绪与行情真相:当慢牛遇上投资者的心魔

    市场情绪与行情真相:当慢牛遇上投资者的心魔 朋友们,是不是最近看盘看得有点晕?总感觉市场在和你玩捉迷藏?说实话,这种感觉我特别理解。很多人天天在问:"这到底算不算牛市啊?"让我告诉你一个有趣的观察:当大多数人还在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牛市其实已经走了好几个街区了。数字不会说谎:我们确实身处牛市记得2022年底那个寒冷的冬天吗?比特币缩水到1.5万美元出头,市场一片哀嚎。而现在呢?12万美元的高位已经站稳脚跟。两年半的时间涨了这么多,这不是牛市... ...[详细]
  • 以太坊开发者最新会议纪实:技术升级与生态健康的双重考量

    以太坊开发者最新会议纪实:技术升级与生态健康的双重考量 每周二的Zoom会议室里,总会上演着一场特殊的"头脑风暴"——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们又聚在一起讨论那些可能改变区块链未来的议题。作为长期关注以太坊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11月16日的第122次ACDC会议确实带来了不少值得玩味的讨论。Deneb升级: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的最后一公里看着各个客户端团队报告进度,让我想起了软件开发中那句老话:"最后10%的工作量往往占用了90%的时间。"Lighthous... ...[详细]
  • 香港CFA基金会AI生态盛典倒计时:一场不容错过的科技盛宴

    香港CFA基金会AI生态盛典倒计时:一场不容错过的科技盛宴 各位科技迷、投资人和AI发烧友们注意啦!香港CFA基金会即将在本月17日举办一场足以震撼整个行业的庆典活动。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AI领域发展的观察者,我对这次活动充满期待——毕竟能把这么多国际顶尖专家聚在一起的机会可不多见。全球智慧集结 见证历史时刻据我了解,这次活动堪称AI界的"奥斯卡"。从美国硅谷到德国工业4.0,从英国剑桥到芬兰诺基亚总部,近百位重量级嘉宾将齐聚香江。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拉斯... ...[详细]
  • 家用静音服务器大PK:JASMINER X16-Q为何让我眼前一亮

    家用静音服务器大PK:JASMINER X16-Q为何让我眼前一亮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家用服务器的科技迷,最近我对市场上的静音服务器做了个深度对比。说实话,JASMINER X16-Q的表现确实出乎我的意料。性能怪兽的惊艳表现当我拿到测试数据时,1950M的算力值简直让我怀疑自己的眼睛。这相当于能在完全不打扰家人的情况下,完成专业工作室级别的数据处理任务。想象一下,深夜你正在客厅看电影,隔壁房间的服务器却在静悄悄地处理着海量数据,这种体验简直不要太美好。静音界的黑马... ...[详细]
  • 市场持续震荡期 如何把握波段交易机会?

    市场持续震荡期 如何把握波段交易机会? 昨天的行情走势相当有意思,就像在玩一场高难度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我们团队在昨天的分析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多头机会,回踩就是买入的好时机。果不其然,晚间行情不负众望,一举突破1644这个小高点,跟单的小伙伴们应该都尝到了甜头。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发现现在的行情特别考验人的耐心。价格就像被困在一个30点左右的箱体里,上不去也下不来。上面的1640像是个顽固的屋顶,下面的1610则像是个结实的... ...[详细]
  • OpenAI这步棋下得有多臭?解雇Altman的代价远超想象

    OpenAI这步棋下得有多臭?解雇Altman的代价远超想象 说实话,当我看到OpenAI董事会突然解雇Sam Altman的消息时,第一反应是:这帮人疯了吗?作为一个见证了无数科技公司兴衰的老兵,我得说这可能是近年来最糟糕的企业决策之一。董事会的担忧我能理解 - 他们害怕Altman跑得太快,把AI技术变成数字时代的"核武器"。但天啊,他们处理这件事的方式简直就像用火箭炮打蚊子!根据我得到的消息,连微软这个砸了130亿美金的"金主爸爸"都没提前打招呼,更别... ...[详细]